首页 > 专栏 > 正文

警惕!别让共享单车沦为一场失控的资本竞赛

[2017-03-13 09:42:13] 来源:界面新闻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春节过后,共享单车之战如约进入第二回合。不出所料,资本依旧打了头阵。   2月20日,先是摩拜单车宣布获得亿元及以上D轮后新融资;接着3月1日,ofo宣布完成4.5亿美元D轮融资,创迄今为止共享单车领域最大融

警惕!别让共享单车沦为一场失控的资本竞赛

  春节过后,共享单车之战如约进入第二回合。不出所料,资本依旧打了头阵。

  2月20日,先是摩拜单车宣布获得亿元及以上D轮后新融资;接着3月1日,ofo宣布完成4.5亿美元D轮融资,创迄今为止共享单车领域最大融资记录。与此同时,被视为第二阵营的小蓝单车、永安行,也在2月24日、2月28日先后宣布获得融资。

  仅计算以上数字,近一个月以来共享单车领域的总融资额就已接近40亿元人民币。

  资本的涌入,令这个行业陷入空前的躁动。据报道,目前市面上涌现的共享单车品牌总数约15-20家,粗略统计,全国就已有30多个城市被纳入共享单车版图,单车投放总量已过百万。

  而这仅仅还只是一个开始。腾讯科技此前根据公开信息估算,2017年摩拜ofo两家投放总量将发生“井喷”,极有可能接近2000万辆,而单车产能甚至将达到3000万。

  这个数字有多夸张?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官方文件,在中国每年8000万辆的产量中,出口是大头,内需则在2500万辆左右。其中,在2014年,全年自行车内需仅为2039.7万辆。这意味着,仅摩拜单车、ofo两家巨头2017年的产能就超过了往年全国内需总量。

  这会是疯狂的一年。在这个尚未被最终论证的未成熟领域,如此大规模的产能挺进,与资本的助推难以切分开。

  台前的疯狂,往往是幕后的焦虑。事实上,作为幕后推手,资方在这场大战中也并未稳坐泰山—相反,硬件购置带来的重模式、工程浩大的圈地运动以及最终的盈利和退出,都已埋下地雷。

  但是,在这场没有回头路的殊死搏斗中,除了不断加码,各路投资方也许并没有太多选择,每个利益方都被尚不明朗的未来逐渐绑架,问题是,最终的赢家真的能收割胜利果实吗?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