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北京限制商住 影响力可能远超想象

[2017-04-12 11:06:28] 来源:界面新闻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北京市3月26日发布针对商业、办公类项目限售停贷政策。对开发商来说,这一强硬的核弹级杀伤力将在未来慢慢显现,尤其是在限购五年后,商业、办公类项目(商住)已经成为北京住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五年,北京人

北京限制商住 影响力可能远超想象

  在北京五年间卖出的177块商业、办公土地中,仅有14个地块对销售对象有限定——“不准销售给个人,只准销售给企业”。有了这几个字的限制条件,让这14个地块的成交价格不到同地段商业、办公类土地成交价格的1/5。

  “3·26限售停贷政策”一出,基本宣告了北京“商住”市场的突然死亡。根据住建委官方数字显示“商住”成交量几乎为零。

  众多开发商对于严酷的限购政策并没有心理准备。尤其是2016年6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且土地使用年限和容积率不变,调整后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也是民用价格。这被他们看做是政府对边缘类“商住”类项目的肯定。

  界面新闻了解到,目前北菜集团、绿地、北京城建这三家企业的“商住”存量最大。北菜集团、绿地、北京城建已取工程规划证的“商住”面积都超过了10万平方米。这些拿到了工程规划证的“商住”用地,都已按“商住”要求进行设计和建造,无法改回商业、办公销售给企业。

  假如将“商住”改回商业、办公类,销售价格将会大跌,且市场也没有这么多的容量。一位市场人士称,开发商是按照“商住”土地拍卖价来计算成本拍地的,如果改回商业、办公类,那等于多交了80%的出让金,难道政府有意退还多交的出让金?他同时称,是否应对历史沿革产生的“商住”项目给予区别对待,而不是一味封杀,造成新的烂尾楼。

  对“商住”的限购如果是长期延续性政策,对于这些开发商来说自然是灭顶之灾。更重要的是,因过往地产与金融的紧密关系,“商住”长期限购的结果,或将由金融机构甚至普通投资者来承担。

  以北京前三个月“商住”的销冠“泰禾中央广场”为例,两个项目公司的开发资金来源,正是因为将项目及土地使用权进行了抵押。其中一块地抵押给信托公司,获得了接近20亿元的资金。另一地块获取了接近45亿元的资金。这是北京“商住”项目的惯常操作。

  开发商每一个项目公司自由资金约为10%-20%,其余资金来源主要为信托资金,每一笔信托资金背后有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如果长期商住限购,项目可能有资金链断裂危机,信托产品和银行抵押到期后,或将带来多大规模的坏账和失落的投资人。

  可以预见的未来一年,对于很多拥有“商住”项目的地产商来说,如何为手中巨量的“商住”寻找出路,将是决定生死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