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正文

商业银行加速抢食债转股盛宴 操作模式初现轮廓

[2016-12-12 11:52:14] 来源:界面新闻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大幕已然拉开,银行参与债转股进入加速阶段,债转股操作模式也初现轮廓。  自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建行领跑国有大行密集落地了多单市场化债

商业银行加速抢食债转股盛宴 操作模式初现轮廓

  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大幕已然拉开,银行参与债转股进入加速阶段,债转股操作模式也初现轮廓。

  自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建行领跑国有大行密集落地了多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随着近期农行、工行等大行的集中布局,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大幕已然拉开。

  根据界面新闻记者梳理统计,截至目前,已经公布的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共计10单。其中,建行参与8单,工行与山东黄金、中国银行等六家债权行与中钢集团各1单,涉及资金逾千亿。银行参与债转股进入加速阶段,债转股操作模式也初现轮廓。

  12月9日,持续两年的中钢债务重组计划终于落定。从中钢集团近期公布的债转股方式来看,主要是通过可转债的形式。

  在中国银行等六家债权行与中钢集团签署的债务重组框架协议中,展示了不良贷款通过可转债进行债转股的模式。根据中钢集团债务重组框架协议,中钢600亿债务重组采取“留债+可转债+有条件债转股”的模式,分两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将对本息总额600多亿元的债权进行整体重组,分为留债和可转债两部分,其中可转债部分由中钢集团成立新的控股平台向金融债权人发行,可置换金融机构债权人非留债部分对应的债权。

  第二阶段,在相关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转债持有人逐步行使转股权。在此前披露的债转股方案中,留债和转股规模均将近300亿元。非留债部分通过可转债的形式存续六年,前三年为锁定期,从第四年开始,逐年按照3:3:4的比例转为股权。

  可转债即债权金融机构认购企业发行的可转债,可获得较低的票面利率,未来可转换为股票。据界面新闻了解,本次先期可转债和后续有条件债转股的重组方案,是多方博弈后形成的中国大型央企债务重组新范例。

  领跑债转股的建行则主要以产业基金模式进行操作。建行通过发挥全牌照优势,将旗下现有的子公司建银国际(投资银行)、建信资本(基金管理公司)和建信信托(信托公司)等作为实施机构,设立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

  以建行参与武钢集团、云南锡业债转股为例,武钢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置换高息负债;云南锡业通过设立基金,引入信达资本、建信养老金公司等社会资金,投资云南锡业旗下前景较好的板块的优质资产,偿还建行以外的债权,而非一一对应原负债单位,体现出交叉债转股的特点。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