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南派辣条VS北派辣条:定国标该听谁的?

[2017-07-10 15:12:01] 来源:界面新闻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将馍掰成两半,一包辣条尽数倒入两块白馍间,一口下去吃得很香——这是辣条在北方的典型吃法。而在南方,辣条更像是湖南人的“薯片”:逛街吃,看电视吃,外籍教师在教室里吃辣条的照片,让辣条在互联网也

南派辣条VS北派辣条:定国标该听谁的?

  北派“不专业”?南派“唱反调”?

  “湖南省食药局不可能不参加。”艾成辉记得,在媒体报道之前,河南牵头的辣条国标已做了多年,“在权威数据帮助下,我们一直在标准领域进行修正。”河南省国标委还邀请了8家单位参加,其中郑州4家、湖南2家、重庆1家。

  作为湖南辣条龙头企业负责人,张玉东则是另一番考量,他认为河南方面做法“不够严谨”:“如果真要调研的话,至少要征求挤压式糕点的地方标准制定单位湖南省卫计委和我们行业协会的意见吧?”

  “湖南是想唱反调,才一直抱着挤压糕点不放。”张国治认为。

  浙江省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秘书长何春毅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两份标准都在新食安法颁布前制定,新法对原辅料提出了不同要求,在此背景下制定辣条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很必要。

  但问题关键在于,以什么为基准制定辣条国家标准。此次立项主要由河南方面参与,受到湖南业界多方质疑。

  “他们(河南)做的标准我们不认。”湖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所总工程师杨代明1991年就开始从事食品检验与标准化工作。“国家标准不是说制定就制定的,湖南作为辣条的重要生产基地,全国性标准理应征求湖南的意见。”

  在杨代明看来,“调味面制品”这一名称本身就有生搬硬套之嫌。“调味面制品会涵盖比较多的现有类别。比如,挂面加盐是调味面制品,没加盐就不是了,而面包也可以说是调味面制品,但它们都有单独的添加剂标准和体系。”

  张国治则代表了河南方面的一些看法。他认为,业内许多专家并不认可湖南将辣条“挤压熟化”的工艺:“一般糕点的成熟都是靠烘烤,而不是挤压。”

  “南派”与“北派”更大分歧,体现在食品添加剂上。

  重庆市曾在其地方编制说明的“重大意见分歧处理结果和依据”一栏中称:该类食品的归属分类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主要在于如何使用食品添加剂。

  具体而言,湖南2012年出台的《湖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湘式挤压糕点)》,在添加剂方面遵循糕点标准。而河南2007年制定的调味面制食品地方标准,则规定其“参照糕点、膨化食品允许使用添加剂的规定”。

  南方周末记者核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后发现,根据湖南标准,辣条企业能够使用的添加剂超过三十种。而河南标准则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超过五种抗氧化剂、稳定剂、增稠剂,以及纽甜、醋酸钠、常用于腌制食品的增味剂、着色剂辣椒油树脂和食品添加剂中争议较大的糖精钠,大大扩宽了辣条可用的添加剂范畴。

  “一种食品标准,套用两个添加剂标准,一不符合国际要求,二会导致标准本身缺乏明确性。”杨代明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内人士透露,此次河南牵头制定国家标准,原因之一就是此前“调味面制品”地方标准关于跨种类添加剂的规定不符合要求,面临即将作废的情况。

  2012年,张国治曾主张修订河南标准,但至今都没有获批:“主要原因推进力量也不够强。”如今辣条走红之后,从国家部委层面开始推动河南标准更新。

  2016年,平江县也曾希望以挤压式糕点的名目,申报国标立项,张玉东是行业发起人之一。标准审定会上,中国商业联合会、国家卫计委、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来自稻香村、五芳斋的企业代表都参加了会议。

  不过,该立项并未获得国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心的支持。在同年5月4日给出的回复中,该中心表示,经组织食品安全国际按标准评委会秘书处研究,建议“挤压糕点”直接执行国家标准中“糕点、面包”标准。

  几个月后,张玉东看到,河南以“调味面制品”为名目申报辣条国标的新闻上了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