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作为投资者你是在起哄,还是在思考?

[2018-04-21 05:46:00] 来源:星洲财经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官兵/漫画  陈嘉禾  多年以来,我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面对宏观事件时,尤其是一些突发的宏观事件,比如最近中美之间的贸易纠葛,许多平时并不太关心宏观分析的投资者,突然变得激动起来。他们头头是道地分析最新的

  官兵/漫画

  陈嘉禾

  多年以来,我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面对宏观事件时,尤其是一些突发的宏观事件,比如最近中美之间的贸易纠葛,许多平时并不太关心宏观分析的投资者,突然变得激动起来。他们头头是道地分析最新的新闻,然后演绎出无数的结果(往往是悲观的),从而为他们加入恐慌的市场找到理由。

  也许你不能否认,这些投资者中有一小部分,真的是对所有的信息和事件都做了仔细的分析。但是,当你问他们一些关于投资的更基本、更具体的问题时,比如某个他们买了的股票估值到底是多少,护城河究竟在哪里,行业的发展格局如何,某个基金的基金经理究竟是何种风格,过去的决策怎样,历史上的仓位调整是否准确,他们却常常答不上来。

  这些投资者可以被称为是“起哄的投资者”,而不是“思考的投资者”。他们并没有独立的材料收集、思维分析,而是在新闻的刺激下,条件反射般地跟风附和,最后得出他们自己希望得出的结论、而不是事实指向的结论。鉴别他们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问问他们关于一些更加细致、不为人注意、但是对投资却更重要的细节,就可以看出他们对投资到底思考了多少、跟风了多少。

  在这种思考方式下,每一次小规模的宏观经济事件,都会被认为是世界末日的到来,然后导致市场大幅波动。这正如彼得・林奇在几十年前所说的那样,“经济学家成功预测了过去3次经济崩溃中的10次”。今天,随着传媒手段的日益丰富,这种现象正在愈演愈烈。这些跟风起哄的投资者,每年都可以预测好几次经济大崩溃。

  可是别忘了,真正的经济崩溃,绝不是那么容易预测的。就拿2008年的次贷危机来说,就在两年前的2006年,美国主流社会对经济的前景还是一片乐观。而在1989年以前的日本,也没有多少人预测到了未来失落的二三十年。经济预测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充满了无数的理论、变量和巧合,绝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对于过度关注宏观现象的投资者,有一个恰当的比喻,他们就好比走在路上,时刻抬头看天、关注天气的行人一样。诚然,早上出门前关注一下今天的天气也是可以的(现在不少人其实不关注过得也挺好),但是如果走在路上不看交通灯、不看过往的汽车和行人、不看台阶,只是时刻抬头看天下雨没有,那么无疑是不妥当的。同理,在资本市场上,不关心各种投资的技术细节、不关心估值、不关心企业的经营情况,只是天天关注宏观事件气氛如何,也无疑是错误的。

  而之所以有些投资者,会对当前的宏观事件更感兴趣,而不是对真正影响投资回报的技术细节更感兴趣,说到底还是因为谈论当前的宏观事件,更加让人感到轻松愉快。在媒体报道的包围下,谈资随手可得,同时宏观事件又更容易随意地演绎和发挥,加上满市场都弥漫着谈论同一事件的氛围,导致这种所谓的研究分析,其实不亚于是一种起哄,而不是一种思考。

  不过,这种起哄式的宏观研究,往往也是价值投资者长期收益的重要来源。当整个市场都开始起哄时,本来并不差的基本面会遇到非常糟糕的价格,从而给长期价值投资者一个捡便宜货的机会。尽管这种捡便宜货会伴随着一些心理压力,但是买到的低价格,却是实打实的。

  举例来说,1987年美国的黑色星期一,导致香港的恒生指数在1987年10月19日下跌11.1%,之后的第二个交易日、10月26日,又下跌33.3%,两个交易日合计下跌40.8%。要说宏观大事件,这算不算大事件?如果放在今天发生这样的事情,投资者们又要起哄多久?我们又能在今天的媒体上看到多少分析、多少崩溃预测?

  但是后来,香港恒生指数却在1989年10月26日到1992年10月26日的5年中,上涨了整整170%。而且,这还不包括股息的回报,以2.5%股息回报率假设,期间回报会达到206%,年均回报达到25%。而这,就不是那些在1987年10月26日跟风卖出的投资者,所能享受到的了。

  所以说,当我们在分析一个宏观事件时,一定要分清楚自己究竟是受了外界刺激而开始起哄,还是在认真地思考?起哄的谈论往往会导致冲动的决策,这对长期回报并没有什么好处。而真正缜密的思考会带来智慧,从而增加投资者的长期盈利能力。

  (作者系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研发中心执行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