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正文

“债券通”打开中国资本市场新视窗

[2017-03-20 10:17:00] 来源:证券之星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李克强总理在3月15日答中外记者问时,释放出今年将在香港和内地试行“债券通”的重磅消息。当天,央行就及时跟进,表示将适时公布债券通的具体方案,同时港交所也发布公告称,将在两地监管当局的指导

“债券通”打开中国资本市场新视窗

  境内投资者可享红利

  根据联合国数据统计,目前香港FDI(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同时,外地投资者占港股现货市场总成交的比重为39%,资金自由港优势必将为“债券通”提供丰厚的土壤。因此,据渣打银行报告预计,开通“债券通”之后,至今年年底,境外资金持有的中国在岸债券将增加到1万亿元。同时,摩根士丹利也预测,“债券通”推出之后,中国国债将在未来36个月加入全球主要债券基准指数,由此将激发2500亿至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中国债市。

  与境外投资者一样,境内投资者也能“债券通”的巨大红利。从境内整个债市的开放格局看,“引进来”的力度显然强于“走出去”,因此,目前境内资金仅能通过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和RQDII(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海外债券市场,主要方式是购买基金,而且不能自主选择债券品种、类别,以及何时买入卖出。但“债券通”开通后,在场内交易下,内地投资者便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在港交所自由选择债券交易品种,并决定交易时机。数据显示,目前香港债市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品种主要包括国债、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债券等,而且对所有投资者开放。

  倒逼债市打破刚性兑付

  当然,“债券通”所能释放的能量并不仅仅体现在“通”的功用上,还能从总体上提高中国债市的基本质量。一方面,我国目前还是以机构参与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场外交易占比近九成,而运行“债券通”,不仅可以驱动场内与场外债券市场配置的均衡,更能带动投资品种与投资者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我国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市场存在着刚性兑付的投资习惯,虽然去年以来出现了一些债券违约,但远未实现市场化,由此导致我国债券评级失真情况严重,整个债市风险定价机制仍不健全。但有了“债券通”,境外资金便能在银行间债市之外的场内市场顺畅参与交易,相当于增加了债市的又一个资金定价机制,从而使得债券的真实价格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来,进而倒逼境内债券市场打破刚性兑付,结果既可培养境内投资者正确的投资理念,也能彰显债券市场的市场化本能。

  承载人民币国际化使命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突破,“债券通”还承载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使命。人民币加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后,推高了各国央行对人民币资产配置的需求,由40多个国家持有人民币外汇储备增至百多个经济体,并以固定收益及债券配置为主,而“债券通”的推出,显然将更加方便境外央行进一步增持人民币资产。央行对人民币配置的增加,必然带动市场的正向需求。目前,人民币在SDR中的比重是10.92%,按照这一比例测算,未来海外至少有七八万亿的人民币需求,而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主要途径是开放在岸债券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债券通”将成为维护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地位的中坚巩固力量。

  还须认识到,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汇率环境,在这方面,“债券通”也能发挥平衡协调之力。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主要依靠经常项目的顺差所得,以及FDI和QFII与RQFII而形成,但伴随着“逆全球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通过经常项目顺差产生外汇储备的通道可能越来越窄,其中今年2月份中国出现3年来的第一次贸易逆差就能说明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FDI的投资空间受到限制,同时QFII与RQFII也有投资规模约束,形成外储增量的后续力也不可放大多少。但通过“债券通”,境外资金在离岸与在岸畅通配置人民币计价债券的同时,央行也能快捷获得更多的外汇储备,从而增强针对汇率市场的干预能力,灵活调控人民币的市场浮动区间。